最近河內入冬了呢,自從那個海燕超級颱風之後氣溫就降低許多。
雖然目前為止濕度大約都在50%以上,但我的皮膚變乾了,也許是洗臉的水用的比較熱><
不過我在台灣也一樣,只要到了冬天,臉就會變乾,必須用較為保濕的東西來保養。
有時候甚至覺得抹點精華液或是油類保養品在臉頰上會舒服些。
我上次有提到自己帶了兩瓶自白肌玻尿酸保濕化妝水,一個是清爽型,一個是濃密型。
夏天如果用濃密型的話,我會覺得有點「太補」,所以必須用質地較不稠的清爽型,質地偏水;
不過到了冬天就真的要用濃密型了,質地比較濃稠,滿接近精華液的(感覺跟肌研很像)
(左下圖示意:連把開口朝下都很難滴出來,可見它的稠度和黏度了吧XD)
清爽型的在冬天擦,感覺蒸發很快;濃密型的比較濃稠,所以感覺蒸發沒這麼快XDD(自己覺得啦)
然後清爽型的質地因為比較像水,可以用化妝棉,很容易被化妝棉吸收,不然用手很容易流掉XD
那濃密型還是用手上比較好用,比較黏稠化妝棉不好吸收。
這幾天可能我的膚況有點不穩,也許是我在拿化妝棉卸妝時太用,有點傷到皮膚,所以感覺皮膚變薄哈哈。
看的出來臉頰有點泛紅吧?而且還會癢癢的,從眼周來看就知道皮膚超乾(我剛起床,只用溫水洗臉而已喔)。
不知道有沒有人聽過「三明治保濕法」,網路上有各種三明治保濕法,我就用最基本的。
簡單來說就是「用手上三次保濕化妝水」,瞬間讓皮膚的水分暴增,看起來比較亮,
不過這只是瞬間而已哈哈,畢竟水分會蒸發,所以擦完化妝水要趕快擦其他鎖水的保濕產品。
我覺得化妝前用這個方法會讓底妝服貼一點,當然還是比不上妝前保濕產品強啦。
有人說上化妝水的方向,三次都不同,第一次就只是把化妝水抹到臉上稍微畫個圈圈,
第二次就是把化妝水抹到臉上後從上面往下抹,第三次就是由下往上。
不過我覺得沒什麼差別耶....哈哈!所以就只是抹三次,然後三次都有輕輕按摩畫圈,及做拉提。
來看一下三次都擦「濃密型」之後皮膚的差異。
感覺第一層都會很快就被吸收,所以我冬天一定會上第二、三層化妝水。看眼周有感覺稍微保濕一點點吧哈哈。
我上二三層都繪畫圈按摩到臉稍微有點黏黏的(不知道是蒸發還是吸收了),才會擦後續保養品。
擦了倩碧水磁場後~我還擦了兩層><!
看看眼周就有差了吧><,跟第一層化妝水比起來差很多~
只要我的皮膚有點不穩,通常就不會拿化妝棉上化妝水,因為化妝棉有去角質的功能,而且我有點粗魯T_T。
最近覺得水磁場有點不夠了,到了大學我發現我冬天必須擦比較油的保濕產品才能過冬呀T_T也許要去買精華液擦了?
唉,來看看五層保濕後(三層化妝水,兩層保濕凝膠XDDD)之後額頭區的皮膚變化~
自白肌濃密型在冬天用真的還不錯,而且比肌研便宜,在網路上買更便宜
(但在越南買肌研也超便宜的,我也許會去買一罐乳液來擦)
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種這種類似精華液的化妝水(或者是主打添加玻尿酸),我覺得擦起來都差不多,
不過我不買含酒精的專科是自從上了大學以來,只有倩碧的潔膚水我能擦,其他的含酒精保養品一擦就泛紅發癢= =
我以前國高中的膚質是混合性偏油,但自從我開始用倩碧的三步驟(洗面膠、潔膚水、還原露/膠)就改變了!
變成混合性偏乾,到了冬天或是換個清潔用品就會有點小過敏,吹冷氣吹到很乾也會造成我的皮膚非常不穩定。
但在夏天用三步驟就很舒服!也許我冬天就不能用三步驟了?或者是我使用三步驟的方法錯誤??
我使用潔膚水的時間就是早上用溫水洗臉後擦,晚上用了卸妝的、洗面乳就不會再用,不然很像三次清潔,太過頭。
所以夏冬用的保養品確實會不同,早晚用的也不同,不知道是這些保養品商人的陰謀還是怎樣XDDDD
總之希望大家的皮膚在冬天可以一樣舒服別出問題地過冬呀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