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日劇的時候都會有種錯覺,日劇常常會把現實困難帶入劇情中,
安排一些基本上不會出現在現實中的巧合,然後成就出一個厲害的腳色,
也許有些人就跟劇中腳色一樣,但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那樣。
有時候覺得日劇會有種撫慰人心的感覺,甚至可以說是提升觀眾自信的方法之一啊!
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我愛看日劇的原因之一了吧?
主角總是能將事情做得盡善盡美,若不行就會遇到一些貴人或是巧合。
看小栗旬和石原理美那部戲就有這種感受,因為跟身為學生的自己有些關聯。
日本學生好像大三大四就要開始找工作,單憑一張美麗的學歷證明,也不一定能得到理想的工作。
投了許多履歷表到30.40間公司卻全部貢菇,完全反映現實世界裡一群畢業生「催摩饕搂」的景象。
我認識一些日本大學生,其中一個是大一認識的,那時我才知道原來他一回國就要找工作;
另外一個是大二認識,那時她已經大四了,也已經把學校學分修完,來台灣可以說來學中文和觀光,
而從那時候開始我才知道,原來日本大學生並非像雜誌裡說的,現在大學生都只知道完。
她要回日本前就告訴我,她已經進入了一間外商公司,
那間公司好的福利是之後會有一年的時間安排她去美國受訓。
多好啊!最近她跟我說因為工作的關係真的很忙,不過我有種感覺,是她挑選公司而非公司選她。
我聽說她很認真,也真的很厲害(晚上都去玩到半夜XD),但是她的英文、中文都非常好。
其實日本認真的大學生其實也很多,我相信她們比我們台灣學生更清楚這些現實面。
(首圖就是我認識的其中兩位日本學生)
從前總懷抱著夢想,說我以後要做什麼,以後要去哪一國……
這是年輕人才有的衝勁和熱情,一旦碰上現實條件不符的時候,大多數都會消失殆盡。
除了一些不願放棄的人決定逆水而行,像是一些中國學生,決定自己「創業」,什麼行業都有!
有人總是說:「你們別小看自己」但總覺得只是善意的謊言,因為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實力在哪裡。
不過雖然是這樣,但心中還是一直想著「絕對不給別人瞧不起自己的機會」,
我覺得自己就是那種會為了自己的自尊去努力的人,其他我根本不在意。
最近在看一本誠品排行榜前五名的書,糾正了一些我對於出國留學、打工度假的觀念,
還有對於夢想和現實的摩擦,也許不該屈就於現實,而是去找其他方式來磨合它。
真的現在就開始想了,畢業後的一年我想去日本打工度假,那是我從幾年前就有的夢想。
所以我開始學日文,前一次的寒暑假也真的努力學了,只是礙於主修越南語的關係,只能暫時中斷。
這時候又會想,我有那個錢和日語能力到日本嗎?還是先工作幾年之後再去呢?
可若先去工作,會不會就慢慢放棄了去日本的想法?而且若真的去了,從日本回台後要如何找工作?
就是這樣啊,越南語對我來說也許只是個得到工作的工具,我也從來沒有把它當作我的夢想。
嗯......總之還沒到那個時候就是要繼續努力吧?到現在還是不想放棄,想繼續抓著它向前衝。
只是不知道畢業之後,會不會再想著「好想趕快去工作!」這句話了呢。
最近跟人家聊天,我常常會在FB上面分享自己遇到的事情,
當然包含了被人家稱讚,或被人家期許著……諸如此類的事情,
有人就會對我的這些遭遇下評論,有的是認同,有的不認同,甚至是諷刺我。
我對於「諷刺」這種感覺非常敏感,後來別人跟我說,不需要去在意這些人。
他說,他覺得我很特別,我的思想和同年齡的人比起來還成熟,
因為他們還無法接受你這種想法,所以才會這樣。
也許吧,但我很少會認為自己成熟,會讓人反感我自己很清楚。
只是曾經看過一句話:「會在旁邊說你閒話的人,大多都是嫉妒你且無法和你一樣的人」
雖然不想要這麼想,畢竟人外有人,也許我真的錯了,或是太得意忘形或是自以為是。
可是我想說的是,我會遇到這些事情也是因為我選擇了不一樣的路,
我要求自己做一些跟其他人不一樣的事情,這就是事出必有因,
若我屈就於大家都走的那條路,或許就無法見識到這些事情了。
只是我真的有個缺點在,就是不夠有毅力,
而最大的缺點就是,我知道了卻還沒有為此努力修正自己過。
希望我在越南也能有一番成就,爸媽投資在我身上的錢真的很多,我應該要記取教訓才是。
今天就以上:)